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“二舅”视频刷屏背后,中国乡村养老护理人才

来源:护理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01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全国 老龄办、民政部、财政部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。然而,《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》的数据显示,我国鉴

全国老龄办、民政部、财政部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。然而,《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》的数据显示,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102人。

薪资不高、发展空间窄,成为人才流失因素

朱启臻建议,希望全国各地都能有计划地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险水平,“农村老人也为国家付出一辈子了,做出了很大贡献,到了晚年,理应有一个物质充裕的晚年,不能让他们有种被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感觉。”

他告诉记者,“乡亲们本身是亲近大自然的,他们不一定喜欢离家太远的钢筋水泥建成的院子。有时候,哪怕设施再先进的养老院,都没自家小院好,都没和左右邻居唠唠家常舒坦。所以我希望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模式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”

“有时候工作人员会忙不过来,因为村里老人太多,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太少。”何秀玲告诉记者,尽管缺人,但现在村里已经在筹建“老年驿站”了,计划要为村里老人解决吃饭、洗衣服的问题,并定时去老人家里走访、检查身体;甚至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,会专门登门送饭。但她同时告诉记者,“老年驿站”的工作人员不会超过四个。

近日,农村“二舅”的视频火遍全网。故事中一位年轻时候因医疗事故导致残疾的男子,自学成功木工手艺活。如今他已66岁,要凭借这门手艺赡养88岁的母亲。据媒体报道,该男子已有残疾证并享有相关补贴。

“我们在京郊走访调查发现,对于空巢老人来说,更重要的是护理服务需求。”今年66岁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告诉记者,很多人谈及农村养老,更多关注的是物质层面;但实际上,农村老人精神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。

“现代化对农村产生了深远影响,需要合理制度的构建,去支撑一个更公平的养老体系。相关部门要谨慎制定涉及农村资本的政策,在制定政策的时候,要从农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来调配农村资源,为老人提供适宜的生产生活空间。”龙斧说。

而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,2020年度养老护理员税后工资收入监测值为:高位数7735元/月、中位数4846元/月、低位数2854元/月、平均数为4985元/月。

“我记得我曾去过一个村子,那个村子把空心村闲置的房屋租下来、装修一下,作为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。老人们带着茶水来这里打打牌、聊聊天,交一些费用,还能享受到午餐和晚餐服务。我觉得,这样简单实用的养老场所,就很好。”朱启臻说。

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

今年51岁的赵凤梅离开养老护理行业后,去济南找到一份月嫂的工作,工资五千元,而之前的养老护理工资是2500元。“养老护理人才缺口的问题,和一些观念有关系,但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薪酬激励机制。”朱启臻说。

据民政部2021年数据,目前全国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万个,床位800多万张,按照国家标准养老护理员跟老人的比例1比4算,至少需要200万名护理员,还不包括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。

朱启臻告诉记者,我国养老行业护理人员总体数量太少,乡村地区更少,一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,因为费用高昂,普通乡村老人根本享受不到;而老年人口又在成规模增长,所以,能让乡村老人得到护理服务,已经是全社会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。

“不同地区经济水平、市场化程度的差异,导致各地区之间的农民养老水平差异。这需要政府从中发挥资源协调作用。”龙斧建议,政府要完善既有的养老保障体系,并通过公建民营扩大福利院服务范围等方式为失能、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去处,确保有照料需求的老人都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。

记者梳理发现,全国不同省市之间的城乡居民养老金数额差异较大。2022年,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300元;北京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887元;山东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;江西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23元;贵州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13元。

正在做木工的“二舅”。视频截图

乡土中国,或许最适合居家养老

文章来源:《护理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huliyanjiu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1/698.html

上一篇:天风证券:口腔护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电动和专
下一篇:“一个母亲的十几个孩子全部在家分娩”,我了